當然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對文化沖突進行整合需要二個過程。因為我們所說的文化整合不是兩種文化的外在的湊合,而是要確立種既建立在民族文化基礎上,又面向時代發展要求的一種新的文化目標,實際上,當兩種文化相遇或碰撞以后,必然有一個對異質文化的認識過程,同時,網站建設在有了異質文化的時代性作參考系后,對于本民族的文化,也有一個重新認識的過程。就是說,作為新文化的創造過程,必須要經過雙向的轉換而實現的民族文化的時代化與時代文化的民族化的創造過程??梢钥闯?,世界文化的民族化與民族文化的世界化是同一過程的兩個側面。民族文化只有實現在時間上與時代對接,在空間上與全球化相聯,才能使其具有生機和活力。
世界文化也從來不是抽象的,它總是體現在多元的民族文化之中。這是一個隨“世界歷史”形成和演進的不斷發展更新的過程,一個將各民族文明無聲地聯系在一起并不斷擴大網站建設普遍性成份的過程2.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沖突與整合東方文化主要是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文化,西方文化主要是指以歐美為代表的文化。這兩種文化,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里,由于地緣的關系各自遵循著自身的內在邏輯而不斷進化,兩者之間雖然有交往和互動,但是,從總體上說并不具有經常性、持續性、穩定性,所以,這兩種文化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了自成體系的兩種文明模式。人類進入全球化以來,尤其是近年來,經濟全球化的高度發展,打破了兩種文化的地域界限,借助于經濟全球化這一交往平臺,兩種文化被緊緊地拉在了一起。原來在兩種文化間保持的和平的狀態被緊張的狀態所代替,這樣,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沖突成了他們之間進行文化交流的主要形式。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關系是錯綜復雜、與時俱變的。
從文化交流的角色來說,東方文化有時以輸出為主,有時以接受為主;從文化關系的性質上說,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一方面是相互沖突、相互激發的關系,另一方面是相互吸收、共同豐富的關系。歷史地看,這些關系在不同時期的主導面是不斷變化的。東方作為世界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長期以來在世界文化體系中直處于輻射源的地位,一方面在東亞和東南亞形成了多民族多***的儒家文化圈,另一方面,它的思想和制度(如人本思想、科舉制度)、技術(如四大發明)和物品(如絲綢、瓷器、茶葉)傳播到世界各地,極大地推進了世界的文明進程。在近代資本主義從西方崛起以來,世界文明從軸心時代進入全球一體化時代,網站建設在東方文化因其保守使其在世界文化體系中的比較優勢逐漸衰落了,文化的輸出轉而被文化的接受所取代。